燧机科技AI区域人数统计+安全帽佩戴监测智能摄像头
发布时间:2025年9月17日 16:12:35来源:燧机(上海)科技有限公司
一、行业痛点:传统监控的"两大失职"
在建筑施工、仓储物流等高风险场景中,人员安全管理存在两大核心缺陷:
- 1.人数统计失效:传统人工点名耗时超40分钟/次,高峰时段误差率高达25%;
- 2.安全帽检测滞后:肉眼巡查难以覆盖百人规模工地,违规行为发现平均延迟12分钟。
燧机科技方案:
通过AI视觉算法+毫米波雷达融合技术,实现区域人数统计与安全帽佩戴的实时智能监测。某5000㎡建筑工地部署后:
- •统计效率:100人规模区域计数耗时≤15秒,准确率≥98%;
- •安全预警:未戴安全帽行为识别响应时效≤3秒,日均拦截违规事件37次。
二、技术壁垒:可验证的核心能力矩阵
燧机科技系统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"感知-分析-执行"全链路技术创新:
1. 多模态感知层
- •双目视觉+毫米波雷达:
- •可见光摄像头(2560×1440分辨率)捕捉人员轮廓;
- •毫米波雷达(探测距离30m)穿透粉尘/强光环境,支持雨雾天气监测;
- •动态环境校准:自动补偿强光直射(如焊接作业区)、阴影遮挡等干扰。
2. 智能分析层
- •AI算法集群:
- •YOLOv9目标检测算法实现毫秒级响应;
- •三维姿态估计模型区分"佩戴安全帽"与"手持安全帽"状态;
- •区域热力图:实时显示人员密度分布,红色预警区域(>2人/㎡)自动锁定。
3. 合规认证体系
系统通过以下权威认证,确保技术参数真实可信:
- •行业标准:符合GB/T 50348-2018《安全防范工程技术标准》第6.3条人员监测要求;
- •第三方检测:第三方检测中心报告显示,安全帽检测准确率≥99.2%;
- •隐私保护:面部特征数据自动马赛克处理,符合GDPR第22条数据处理原则。
三、应用场景:覆盖全工种的实战数据
1. 高层建筑施工(标杆案例:xxxxx超级总部)
- •场景:30层核心筒施工区
- •效果:
- •人数统计误差率从22%降至0.8%;
- •未戴安全帽行为下降91%(从日均43次降至4次);
- •安全巡检人力成本降低65%(从5人减至2人)。
2. 仓储物流(标杆案例:xxxx上海仓)
- •场景:AGV机器人作业区
- •效果:
- •人机混合作业区安全帽检测准确率99.6%;
- •叉车与未戴帽人员碰撞预警响应时效≤1.8秒;
- •年度安全事故率下降76%(从1.2起/万工时降至0.3起)。
3. 电力抢修(标杆案例:xxxx联网工程)
- •场景:海拔4500m输电塔架设区
- •效果:
- •氧气含量≤18%时强制触发安全帽佩戴检测;
- •累计拦截违规事件137起,避免高原缺氧叠加头部受伤风险;
- •项目获评"2024年度国家电网安全示范工程"。
其他算法点击:算法中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