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边缘+AI视觉算法、多感知融合、芯片级算法优化为核心,提供行业解决方案

10年人工智能领域行业经验

全国咨询热线400-163-9007

行业资讯

行业资讯

桥梁塌陷风险全链路智能预警:燧机科技感知监测系统的创新实践

发布时间:2025年9月23日 16:11:30来源:燧机(上海)科技有限公司

引言:桥梁安全无小事,塌陷预警需“未雨绸缪”

桥梁作为城市交通的“咽喉要道”,其结构安全直接关系到千万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。然而,近年来因超载、材料老化、地质沉降、极端天气等因素引发的桥梁塌陷事故时有发生,不仅造成交通中断,更可能引发连锁安全事故。传统桥梁安全监测依赖人工巡检、定点传感器布设等手段,但受限于“覆盖范围有限、异常识别滞后、风险预测能力弱”等问题,难以应对复杂环境下的动态安全需求。

在此背景下,​​燧机科技​​作为智能物联与安全监测领域的核心技术服务商,基于AI视觉感知、多源数据融合及数字孪生技术,推出“桥梁塌陷风险全链路智能预警系统”,通过“实时感知-智能分析-分级预警-协同处置”的全流程闭环,实现对桥梁结构安全隐患的“早发现、早干预、早消除”,为城市桥梁安全筑牢“科技防线”。

行业痛点:传统监测为何“防不住”塌陷?

桥梁塌陷的发生往往是长期隐患积累与短期触发因素叠加的结果,但传统监测模式存在三大核心缺陷:

  • ​覆盖盲区多​​:传统传感器(如应变计、位移计)仅能监测桥梁局部点位(如支座、梁底),而拉索、桥墩内部、水下基础等隐蔽部位因布线困难或成本高,难以实现有效监测;人工巡检依赖肉眼观察,对微小裂缝、混凝土剥落等早期病害易遗漏。
  • ​预警时效差​​:传感器数据需人工定期采集分析,异常信号从发现到上报往往滞后数小时甚至数天;若遇突发荷载(如超重货车)或极端天气(如暴雨冲刷桥墩),传统手段无法快速判断风险等级,错失最佳抢险窗口期。
  • ​预测能力弱​​:现有系统多聚焦“事后报警”,缺乏对隐患发展趋势的建模预测,难以回答“隐患是否会扩大?何时会塌陷?”等关键问题,导致维护决策依赖经验判断,资源分配效率低。

燧机方案:全链路智能预警的“四维能力”

燧机科技“桥梁塌陷风险全链路智能预警系统”针对传统痛点,以“多模态感知+云端智脑+协同处置”为核心,构建了覆盖“端-边-云-用”的完整技术体系,具体功能如下:

1. ​​感知层:多源数据融合的“全天候眼睛”​

系统前端部署燧机自主研发的​​智能感知终端​​,包括:

  • ​AI视觉摄像头​​:集成可见光、红外、激光雷达多光谱传感器,支持对桥梁外观(裂缝、变形、渗水)、结构件(拉索松弛、支座偏移)、周边环境(河道冲刷、边坡滑移)的全天候图像采集,分辨率达4K,最远可识别50米外的小裂缝;
  • ​智能传感器阵列​​:在桥梁关键点位(如桥墩、梁体、索体)部署应变、振动、温湿度、倾角传感器,结合LoRa/NB-IoT低功耗通信技术,实现结构应力、位移等物理参数的实时采集;
  • ​无人机巡检模块​​:针对高空、隐蔽部位(如大跨度桥梁主缆、索夹),通过无人机自主巡检+AI图像识别,弥补人工与固定传感器的覆盖盲区。

所有感知终端通过5G/光纤网络接入燧机边缘计算网关,支持本地数据预处理与紧急事件“秒级响应”。

2. ​​平台层:云端智脑的“风险诊断中心”​

燧机云端平台搭载自主研发的“桥梁健康管理系统”,集成三大核心模块:

  • ​多源数据融合分析​​:将视觉图像、传感器数据、环境参数(如降雨量、车流量)等多维度信息通过机器学习模型融合,消除单一数据的噪声干扰,提升隐患识别准确率;
  • ​数字孪生风险建模​​:基于BIM模型与历史监测数据,构建桥梁“虚拟镜像”,动态模拟不同工况(如超载、地震)下结构的应力分布与变形趋势,预测隐患发展路径;
  • ​分级预警与处置建议​​:系统根据隐患严重程度(分为蓝色/黄色/橙色/红色四级),自动触发对应预警:蓝色预警(如微小裂缝)推送至巡检人员;红色预警(如主筋锈蚀超阈值)同步推送至管理部门、应急单位,并提供处置方案(如“限重通行+3日内结构加固”)。
3. ​​应用层:协同处置的“闭环管理”​

系统不仅提供预警,更打通“监测-预警-处置-反馈”全流程:

  • ​移动端协同​​:管理人员通过“燧机安全”APP实时查看桥梁状态,接收预警通知,上传现场处置照片;
  • ​应急联动​​:红色预警触发后,系统自动对接交通管理部门、消防、医疗等单位,共享桥梁位置、隐患类型、影响范围等信息,提升抢险效率;
  • ​数据反哺优化​​:处置结果与后续监测数据自动归档,用于优化预警模型与维护策略,形成“监测-改进”的良性循环。

实践验证:某跨河大桥的“塌陷风险化解记”

2024年,燧机科技“桥梁塌陷风险全链路智能预警系统”在华东某城市跨河大桥完成部署,运行半年即验证了其有效性:

  • ​隐患发现效率提升​​:系统上线前,人工巡检每季度仅能覆盖1次全桥,曾漏检一处梁底微裂缝(后发展为贯穿性裂缝);系统投用后,通过AI摄像头“每日4次”高频扫描+云端算法分析,比传统方式提前28天发现;
  • ​风险预测更精准​​:2024年7月,该桥因持续暴雨导致桥墩周边河床冲刷加剧,系统通过分析水位变化、传感器位移数据及历史冲刷模型,预测“桥墩基础可能存在掏空风险”,提前72小时发出橙色预警。经潜水员核查,桥墩底部确实出现0.8m³的土体流失,管理部门及时采取抛石加固措施,避免了塌陷事故;
  • ​运维成本显著降低​​:系统投用后,该桥年度人工巡检频次从12次减少至4次,人工成本降低50%;因提前处置隐患,避免了因塌陷导致的交通中断损失(据测算,单次塌陷可能导致日均10万元的间接经济损失)。

结语:以科技之力,守护“桥”见未来

桥梁安全是城市韧性的重要体现,燧机科技“桥梁塌陷风险全链路智能预警系统”通过多模态感知、云端智脑与协同处置的深度融合,实现了从“被动应急”到“主动防御”的跨越。未来,随着“城市生命线工程”的深入推进,燧机科技将持续迭代技术,与更多城市管理者携手,用科技守护每一座桥的安全,让城市运行更安心、更温暖。

 

 

 

 

其他算法点击算法中心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