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动车棚防火监控系统:火焰烟雾识别的全天候安全守护方案
发布时间:2025年10月16日 16:11:21来源:燧机(上海)科技有限公司
一、行业之痛:电动车棚火灾为何成“社区安全雷区”?
- •
夜间监测失效:车棚光线昏暗,传统摄像头夜间成像模糊,无法识别火焰或烟雾; - •
误报率居高不下:充电时电池发热、灯光反射易被误判为“火焰”,导致安保人员频繁核查; - •
响应滞后:人工查看监控需3-5分钟,火灾初期(阴燃阶段)难以及时处置,错失最佳灭火窗口。
二、燧机科技解决方案:AI视觉+多光谱感知的“防火哨兵”
- •
火焰特征:温度>500℃的明火(识别准确率98.7%)、阴燃阶段的烟雾(浓度>1mg/m³); - •
异常发热:电池充电时表面温度>60℃(预警阈值可自定义); - •
环境干扰过滤:排除灯光反射、充电发热等误报场景(实测误报率<0.1次/日)。
- •
输入:车棚充电密度(>8辆/㎡高风险)、电池类型(三元锂电池危险系数更高)、近期高温天气(>35℃预警); - •
输出:火灾发生概率(0-100%),并标注高风险区域(精度±1米)。 实测数据(济南某社区车棚试点6个月):系统提前3-10分钟预警9次阴燃事件,准确率93.5%,误报率仅0.08次/周。
- •
边缘端:摄像头本地分析,识别风险后20ms触发车棚声光报警(高分贝语音提示“检测到火情,请立即撤离”); - •
云端:同步推送预警信息至物业、社区网格员,附带火点坐标、烟雾扩散预测图; - •
处置支持:系统自动匹配灭火方案(如“启动车棚自动喷淋系统”),并提供历史火灾处置案例参考。
三、实战验证:多场景下的“零延误”守护
- •
济南某老旧小区:部署后成功预警2次夜间锂电池阴燃事件(电池未完全燃烧即被发现),物业响应时间从5分钟缩短至40秒,避免了火势扩大,社区主任评价“系统让车棚安全从‘靠人盯’变成‘自动管’”; - •
青岛某新建社区:针对集中充电区(50个充电桩),系统通过“充电发热监测”功能,提前2小时预警1组电池过充险情,物业及时切断电源后避免了热失控,消防部门称“系统是车棚的‘数字消防员’”; - •
潍坊某高校车棚:在学生夜间充电集中区域部署,成功识别1起因充电器短路引发的明火(火焰直径0.3m),系统3秒内触发报警,学生紧急疏散无伤亡,校保卫处反馈“系统填补了夜间消防监管空白”。
四、如何选择可靠的电动车棚防火监控系统?燧机科技的四大参考标准
- 1.
火焰烟雾识别精准度:要求提供实验室“多光谱识别准确率”报告(如燧机科技公布的98.7%数据),避免“泛识别”导致的高误报; - 2.
低光成像能力:需明确标注“0.001Lux照度下的火焰识别清晰度”,并实地测试夜间效果; - 3.
联动处置功能:优先选择支持对接自动喷淋、消防报警系统的厂商(燧机科技已与国内主流消防设备商兼容); - 4.
服务持续性:考察7×24小时故障响应、算法迭代支持。
- •
监测范围:单摄像头覆盖10-20个车位(根据车棚布局); - •
功能需求:基础预警(仅报警)vs 深度联动(对接喷淋+消防系统); - •
硬件适配:是否需新增摄像头(支持复用原有监控设备可降本25%)。建议用户提供车棚面积、充电密度等参数,获取定制报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