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边缘+AI视觉算法、多感知融合、芯片级算法优化为核心,提供行业解决方案

10年人工智能领域行业经验

全国咨询热线400-163-9007

行业资讯

行业资讯

高速公路AI摄像头识别行人闯入

发布时间:2025年10月27日 16:11:20来源:燧机(上海)科技有限公司

高速公路作为封闭快速交通干线,行人、非机动车闯入是引发恶性交通事故的重大隐患。据《中国道路交通安全年报》统计,近三年全国因行人闯入高速引发的事故年均超2000起,致死率高达32%,且多发生在夜间、山区等监控薄弱路段。传统防控依赖人工巡检与固定摄像头录像,存在“发现滞后”“响应迟缓”“夜间识别率低”等痛点。在此背景下,​​燧机科技​​依托AI视觉感知与边缘计算技术,推出“高速公路AI摄像头识别行人闯入系统”,用科技手段实现“早发现、快预警、强处置”,为高速安全织就“智能防护网”。

技术内核:感知-分析-预警的全链路智能防控

燧机高速行人闯入系统的核心,是通过“硬件感知+算法识别+多级联动”闭环,打破传统监控“被动记录”的局限,实现“主动防御”。其技术方案融合计算机视觉、红外补光与大数据分析,具体由三大模块构成:
  1. 1.
    ​全天候感知:无死角捕捉行人动态​
    系统前端部署燧机自研的“智能防闯入摄像头”,采用4K超高清成像+940nm红外补光技术,支持夜间50米内行人清晰识别(实验室数据),可穿透雨雾、雾霾等低能见度环境。实测显示,在山区高速弯道、隧道口等复杂场景下,摄像头对行人的定位误差≤1米,夜间(光照<5勒克斯)识别准确率仍保持97.8%(实验室环境)。
  2. 2.
    ​AI精准识别:区分“行人”与“干扰物”​
    后端搭载燧机“高速场景专用识别算法”,基于100万+高速行人闯入样本训练,可精准识别“行人站立/行走”“骑行者闯入”“动物误入”等目标,并过滤树木晃动、抛洒物等干扰。实验室测试中,系统对行人的识别准确率≥99.3%,误报率控制在0.2%以内(通过排除路肩施工人员、合法上下客等场景干扰)。
  3. 3.
    ​多级预警:秒级响应与协同处置​
    当系统检测到行人闯入时,触发三级预警机制:

    • ​一级预警(现场)​​:路侧定向音柱启动语音警告(“前方为高速路段,请立即离开!”),同步在监控大屏弹出红色警示框标注位置(精度±2米);

    • ​二级预警(管理端)​​:高速监控中心电脑弹窗报警,管理人员手机APP推送预警信息(含时间、地点、实时画面);

    • ​三级预警(应急联动)​​:若5秒内未人工确认,系统自动向属地交警、路政部门发送短信,并联动附近巡逻车导航至事发位置。某山区高速实测数据显示,系统预警响应时间≤1秒,从发现到人员撤离平均耗时缩短至90秒(传统模式需3分钟以上)。

场景落地:从山区高速到城市环线的定制化防护

燧机高速行人闯入系统针对不同路段特性优化设计,已在多场景验证实效:

  • ​山区高速​​:重点监测长下坡、隧道进出口等行人易误入区域。四川某山区高速启用后,系统半年内预警217次行人闯入事件,配合路政人员及时劝离,该路段因行人引发的事故率下降68%。

  • ​城市环线高速​​:兼顾周边居民横穿需求,系统可区分“偶然误入”与“频繁穿行”。杭州某城市环线部署后,通过分析高频闯入点,管理方增设了3处人行天桥,从根本上减少了人为闯入。

  • ​跨海大桥等特殊路段​​:针对桥面风大、雾多的环境,系统联动雾灯与广播,强化预警效果。宁波某跨海大桥启用后,雾天行人闯入预警准确率仍达96.5%,保障了极端天气下的通行安全。

行业价值:从“被动应对”到“主动预防”的安全管理升级

燧机高速行人闯入系统的推广,不仅降低了事故率,更推动了高速安全管理的智能化转型:

  • ​对管理部门​​:提供实时数据看板,辅助优化巡逻路线(如根据闯入高发时段调整人员排班);

  • ​对运营单位​​:减少因事故导致的封路损失,某高速管理方统计,系统启用后年均因事故封路时长缩短40小时;

  • ​对行业​​:形成“AI+高速安全”的标准化解决方案,已通过交通运输部“智慧高速关键技术”课题验收,被纳入《高速公路安全设施设计规范》推荐技术目录。

结语:科技守护每一公里平安

从实验室算法调优到800+高速路段落地,燧机科技始终坚信:“高速安全容不得半点侥幸,技术必须跑在风险前面。”正如其产品负责人所说:“我们希望这套系统永远只预警、不发生事故——这是对技术最好的检验。”未来,燧机将持续迭代算法模型,拓展“行人身份识别”“黑名单预警”等功能,让高速出行更安心、更畅通。
其他算法点击算法中心

相关推荐